至于曹操屠城的缘由,无非也就几种罢了。一则:威慑人心,瓦解徐州抵抗力量;
二则:最大程度劫掠富有的徐州百姓;
三则:补充军粮……
可无论是哪种,对同样是汉人的百姓高举屠刀,这都是李基不能接受,更是刘备所不能容忍的。
对于李基的此番提醒,刘备实则是有些半信半疑的。
虽说曹操在青州大肆对先贤们开盖,名声已经臭了大半了,但在刘备的心目中,曹操的形象还是相当不错的,视之为心怀大汉的义士。
不过李基的提醒也不无道理,刘备也就手书了一份,遣人送往曹操手中,提醒身为汉臣的曹操兴刀兵勿要祸及无辜百姓。
……
等刘备的信件分别送往到陶谦与曹操手中,两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弃若敝履。
陶谦完全就是觉得刘备站着说话不腰疼,一旦陶谦放弃琅琊国、东海郡退守下邳、彭城一线,那么整个徐州几近实质性地沦丧过半土地。
即便最终守住了徐州,陶谦本就不多的威望,怕是要再遭受一轮重创。
再者,在陶谦看来,刘备完全就是在故意夸大曹操的兵势,想逼迫自己向刘备求援,然后逐渐交出徐州的实权。
青州闹黄巾多年,早就贫瘠不堪了,曹操即便拉出了十万大军,又能有多少钱粮可用?
只要自己步步为营地抵挡一阵,曹军自然就只有退却一途。
曹操的反应同样与陶谦相似,认为刘备站着说话不腰疼。
曹操既非袁氏那般底蕴深厚,又有大量世家的倾力支持,又不像刘备那般钱粮似是会自己往外哗哗地冒,怎么用都用不完似的。
战争本质上拼的就是钱粮。
不劫掠徐州百姓,那么对曹操来说此番出征徐州就是连保底都没有。
因此,在进入琅琊国后,曹操打着“复仇”的旗号,所过之处可谓是如同蝗虫过境不断劫掠钱粮,并且将临近青州的百姓不断强迁青州屯田。
民心如何不重要。
送去强制屯田,自然就老实了。
人口与钱粮,便是一切的根本。
所以,曹军进入琅琊国后虽势如破竹,但行军度并不快,缓缓地一路向南推进。
近六月初,在琅琊国内慢吞吞地扫荡了一个月的曹军,方才抵达曹豹率领重兵驻防的开阳。
……
与此同时。
冀幽战事再度爆。
袁术也正式全面撤出了南阳郡,在吕布开始接管南阳郡的同时,早早就准备好的关羽也迅收回了临近襄阳的一部分南阳郡地盘。
其中,作为襄阳北面屏障之一的宛城,关羽更是亲率两万精锐临至城下。
在黄祖手中保持着半独立的宛城,此前无论是袁术还是刘备都没有合适的时机攻取。
毕竟宛城作为南阳郡第一坚城,城内又有万余精锐驻防。
真要强攻,不耗费小半个月,搭上数万士卒的伤亡,基本没有拿下来的可能性。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