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简单点就是教皇看到西洋传教士在中国传教进行的如火如荼,便想要插手其中,想要让信奉天主教的□□只许信天主,其他什么祖宗神灵,甚至于孔子都不许祭拜。
康熙皇帝甚至因为这事儿,还让人出使了一趟罗马教廷,结果出使的那个人差点都教皇扣下没能回来。
就这么一个态度,康熙皇帝为了怕多事,直接在康熙六十年下命令,让这些人不许在中国传教了。
雍正作为皇子,自然是知道这一桩公案的,因此他现在对这些西洋传教士的感官也十分不好。
认为这些异端小教也敢管我们中国的事儿,真是不知天高地厚。
现在又听,这些人传播来的知识,竟也只是一些残羹剩饭,雍正就更生气了,火蹭的就冒了出来。
“此等异端邪说之人,果然可恨,皇考之前任由他们传播教义,他们竟然还敢敝帚自珍!”
看着皇帝如此生气,隆科多赶紧安抚:“这些传教士来我们大清,只是为了传播教义,哪里会认真学习这些与教义无关的西洋知识,虽也有博学广闻之人,但是只怕也是少见。”
这话倒是不错,到底将雍正皇帝的怒火熄了三分。
但是他又不由皱了皱眉:“既如此,那这西学还要学习吗?”
隆科多急忙进言:“此虽小道,但是也颇有用处,不然圣祖仁皇帝也不会如此推崇,日后即便我大清不用,也该知道几分道理,不然若是人有我无,那也是一大危害,不过臣想着倒也不必被这些传教士拿捏?可先遣使过去看看情况,若是能购得书籍,岂不是两全其美?”
被人拿捏这种事,皇帝是万万忍不了,但是想着万里之外的国度,他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:“那地方那样远,这东西也不见得简单,派谁去合适呢?”
隆科多可不敢在使节问题上提意见,只是笑着道:“遣谁为使,臣不敢自专,但是臣家族之中,却也有几个子弟,学得几分西洋理学和西洋语言的皮毛,可为辅助。”
皇帝自然是喜欢这些能为自己解忧的臣子,立刻就高兴了:“舅舅果然深得朕心,此事朕会仔细考虑的。”
隆科多见皇帝应了,心下也松了口气,他现在能做的都做了,至于成与不成,就看日后了。
五月的时候,皇帝在太和殿开了大朝会,这还是皇帝登基之后的第一次大朝会,来的人很齐全,乌压压望过去一片都是人。
隆科多当然也在,不过他身为吏部尚书,自然不必站在外头,而是站在太和殿里面,这一日的大朝会也没啥重大事件,都是一些老生常谈,议完之后很快就退朝了。
不过等退朝之后,与隆科多几个重臣商讨国事的时候,皇帝却突然道:“如今和硕特部的酋长罗卜藏丹津蠢蠢欲动,西北局势越发紧张,朕准备下令,让年羹尧总理川、陕、甘、云四省的一切事物,以备来日。”
皇帝这话一说出来,几个重臣都不免面面相觑,眼中也生出犹疑之情。
要知道,如今的西北局势,是有两个人坐镇的,一个是贝子延信,一个是年羹尧。
这两个人,延信虽然是宗室出身,但是他却是胤禵一手提拔起来的铁杆,之前为了召胤禵回京,便让延信代管了抚远大将军印。
虽然大家早就知道,皇帝是不会允许十四贝子的人长久掌控西北军务的,但是也没想到,皇帝这不出手则已,一出手就玩这么大。
竟是直接将四个省的事物全部交付于年羹尧一人之手,那若是年羹尧生出异心又该如何呢?
虽然大家心里都这么想,但是嘴上却都不敢说,隆科多心里明白,皇帝这是把所有筹码都押在年羹尧身上了,一把□□,成了那皇帝地位越发稳固,要是失败了,也可以杀了年羹尧,谁让他辜负皇恩,而皇帝这儿还有回旋的余地。
毕竟皇帝他是真的不懂军事,这事儿肯定怪不得他。
不过能做出这种事,也和皇帝的性格有关,雍正这个皇帝,是很容易情绪上头的,在不久的将来征伐准噶尔时,皇帝也是将万千希望都寄托在傅尔丹身上,不过那一次,皇帝却没能赌对,一场和通泊之战,清军差点被全歼。
不过这次因为隆科多早知道结果,便也闭口不言,皇帝热血上头,想要搞什么君臣相得就让他搞吧,有他后悔的时候,自己这段时间泼的冷水已经够多了。
果不其然,虽然几位大学士都提出了异议,但是皇帝主意已定,他们也改变不了皇帝的想法,因此很快的,这道诏令就颁布了下去。
年羹尧至此彻底掌控了西北的军政,初步实现了军政一体。
不仅如此,很快皇帝又下了一道命令,将延信的西安将军的职务免去,任命年羹尧继室的叔叔为西安将军,等于将西安八旗的指挥权也给了年羹尧。
皇帝对于年羹尧的信重几乎已经达到了极致,隆科多有时候都在想,要是年羹尧没有实现皇帝的期待,那将又会是怎样的下场。
不过这一切的想象都是空谈,雍正元年八月罗卜藏丹津正式起兵反清。,